
姓名:洪芸
职称:讲师
所属系部:化工与先进材料系
科研方向、学科领域:有机合成及新能源材料
联系方式:hongyun@gdut.edu.cn
个人简述:自2003年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主要负责基础化学组的各项工作,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及有机化学三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制定,课程标准的编写,教学大纲的编写,教材的选定及编写等相关工作的安排。承担基础化学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包括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辅助、形象生动的例子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张弛有度的课堂把控等方面,加之不断的进修钻研,力求能让每一位学生受益。因此,连续十二年在学生、教师及督导三方评教质量保持学院评优名列前三名,深受学生的喜爱及获得学校同行及领导的肯定,并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国家级的授课竞赛并获奖,具体情况如下:
1、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三等奖,2012年12月。(国家级)
2、荣获广东省第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2012年7月。(省级,广东省总工会及广东省教育厅)
3、荣获广州市萝岗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1年9月。(广州市萝岗区人民政府)
4、荣获“学院岭南名师”荣誉称号,2012年9月。(岭南教育集团每年千人挑一计划)
5、荣获全校中青年授课竞赛一等奖,2010年7月。
6、荣获学院“优秀教师” 荣誉称号,2012年9月。
7、荣获“社会荣誉二等奖” 荣誉称号,2012年9月。
8、荣获学院教学评教第二名,2013年7月。
9、荣获学院“我最喜爱教师“荣誉称号,2011年11月。
10、荣获学校“优秀党员”荣誉称号,2007年10月。
11、荣获学院“教、学、做”一体化示范教学观摩竞赛一等奖,2007年5月。
12、荣获学院“教、学、做”一体化示范教学观摩竞赛二等奖,2009年5月。
13、荣获学校实习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2006年6月。
14、荣获学校“优秀教师奖”,2004年9月。
15、荣获学校教案评比二等奖,2006年6月。
除此之外,还主编《基础化学实验》于2010年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参与编写“十二五”规划教材《基础化学》于2012年出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负责主持《实用高职化学》课程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及推广活动。2012年7月获得《实用高职化学》课程的网络课程建设优良成绩。
另外,在工作期间,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培训及考核,获得化学检验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以及化学检验考评员的资格证。
在教学取得一定成绩后,感觉自己的科研能力不足,因此,从教师转变为博士研究生,开启几年的科研工作生涯,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大的提升,发表了几篇水平较高的论文。
博士毕业后,我重新走上讲台,因为我喜欢当老师,就是因为喜欢这份职业,这个角色。当你看到学生从不懂到豁然开朗顿悟的开心!当你看到学生由于你的帮助而渐渐喜欢这门课程,激发学习的乐趣!当你看到学生发现可以从你这里吸收更多的知识而激发学习的热情及进取的精神!当你发现因你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对未来不再迷茫和彷徨!当你的付出得到学生、老师、领导的肯定及喜爱,这种成就感是其他任何事情无法满足你的!为了这些肯定和满足,我越发爱上了教师的舞台,爱身边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帮助到更多的人!特别是已经毕业十几年后的学生,每年教师节一句简单的问候,我都觉得人生是完美的!起码我在这世界留下了一些美好!
教育背景:
1999年9月-2003年6月,就读广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2005年2月-2007年12月,就读广东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2013年9月-2020年7月,就读广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3年8月-2015年5月,担任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健康学院基础化学专任教师。
2020年12月至今,担任广东工业大学先进制造学院有机化学专任教师。
主要论文:
1. Hong Yun, Fang Yanxiong,Du Ge, Mai Jijing , Sun Dalei and Shao Zongping.Zhou Xiantai. Ionic liquid-modified Co/ZSM-5 catalyzed the aerobic oxidation of cyclohexane:towards improvingthe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Indu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9,58,43,19832-19838(IF=2.8、已发表)
2. Hong Yun,Sun Dalei,Fang Yanxiong.The highly selective oxidation of cyclohexane to cyclohexanone and cyclohexanol over VAlPO4 berlinite by oxygen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stry Central Journal. 2018,4,2-9.(IF=2.6、已发表)
3. Hong Yun, Fang Yanxiong,Sun Dalei,Zhou Xiantai.Ionic liquids modified cobalt/ZSM-5as a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 for enhancing the selectivity towards KA oil in the aerobic oxidation of cyclohexane,Open Chemistry,2019,17,1-8. (IF=1.4、已发表)
4. Zhiqiang Li, Chao Qiu, Yongxian Lin, Junshen Li, Yun Hong, Yuying Zheng, Kaixiang Shi,and Quanbing Liu,Phosphorus-Containing C9H21P3O6 Molecules as an Electrolyte Additive Improves LiNi0.8Co0.1Mn0.1O2/Graphite Batteries Working in High/Low-Temperature Conditions,Indu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22,4,3.(IF=2.8、已接收)
5. Shengjie Zhang, Bin Cheng, Yanxiong Fang, Dai Dang, Xin Shen, Zhiqiang Li , Ming Wu, Yun Hong, Quanbing Liu,Inhibition of lithium dendrites and dead lithium by an ionic liquid additive toward safe and stable lithium metal anodes,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22,3,27. (IF=6.8、已接收)
6.洪芸,范建礼,何笑薇;探索高职基础化学的教学方法,2012,39(11),231,162.(已发表)
7.洪芸,方岩雄;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三醋酸甘油酯,广州化工,2007,35(6),19-21.(已发表)
8洪芸,李岩,潘宇南;季铵化反应方法和研究进展,广东化工,2007,34(5),51-52.(已发表)
9洪芸,邝月媚,舒洁倩;针对民办院校和基础化学特点探讨如何“因材施教”,广东化工,2007.34(4),103-104.(已发表)
10.邝月媚,洪芸;如何做好高职院校教师,文教资料,2007.5.(已发表)
11.范建礼,洪芸;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探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69.(已发表)
12.肖亚聪,洪芸,曾银珠,许碧琴;关于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应用的思考,高教研究,2010,12,253-254.(已发表)
国内外发明专利:
(1) 刘全兵; 刘桂峥; 石凯祥; 洪芸; 林永显; 李俊豪; 曾令才 ; 一种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21-10-15, 中国,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2110621648.0 ,已标注(专利)。
(2) 方岩雄、肖业鹏、姚菓、洪芸、周贤太、谭伟、张维刚、李珩德、刘春英、谢凯宏 ,一种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 ,2015-04-28,中国,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201510002452.8 ,已标注(专利)。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22179025, 电纺芯壳纳米纤维策略构筑高性能锂硫电池及其基础研究, 2022-01-01 至 2025-12-31, 60万元, 在研, 参与。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51876046, 生物质水热多相态转化为高级醇燃料的限域强化机制研究, 2019-01-01 至 2022-12-31, 63万元, 在研, 参与。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51874104, 基于“软硬弹塑性效应”构建高面积容量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用三维网络结构复合粘结剂及其性能研究, 2019-01-01 至 2022-12-31, 60万元, 在研, 参与。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21276052, 固载离子液体萃取催化耦合环己烷氧化反应研究, 2013-01-01 至 2014-12-31,40万元, 结题, 参与
(5)校级课题,离子液体基高安全锂/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设计制备及其基础研究,校级课题,2021-06至2025-06,10万元, 结题, 主持。
(6)校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实践应用探索,2010年至2011年,5万元, 结题, 主持。
(7)校级课题,研究“产、学、研”结合人才的培养,2004-2005年,5万元, 结题, 参与。